□明廷雄
  何為學者型編輯?學者型編輯是指既精通編輯業務又學有專長的編輯。都說編輯是雜家,但好的編輯絕不是簡單的雜家,而是雜而專的學者型編輯。學者型編輯的“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編輯業務專,會策劃、會改稿,文字能力強;二是通曉某一領域的專門知識。在此基礎上,學者型編輯表現出不同於一般編輯的專業領域素養和特色。
  目前,圖書出版細分市場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編輯除需廣泛涉獵各領域的知識之外,更需要有一個專攻的方向。我們知道,一本書的受歡迎程度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除內容外,在形式和載體上也要吸引眼球。但毋庸置疑,圖書內容始終是一本書的核心價值之所在。讀者買書圖什麼?不就是要從閱讀中獲取知識、享受快樂和陶冶情操嗎?而內容的好壞和深淺又由誰來把握?由什麼來決定?除作者水平之外,編輯的業務素質和學問功底便是關鍵,編輯做到了專,圖書質量才能上得去。可以這麼說,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決定圖書價值和效益的永遠是圖書的內容,而有內涵的圖書需要專業知識,雜而能專的學者型編輯是出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學者型編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一是有能力發現好作品、打造好作品;二是能更好地與專家型作者交流和溝通;三是在策劃選題時更懂得深度挖掘,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出版更多真正有價值的圖書。不僅如此,在之後的出版過程中,學者型編輯還能駕輕就熟地幫助和指導作者完善作品、“拔高”作品。學者型編輯對書稿的加工不會止於簡單的文字加工,他不僅會從佈局謀篇、標題設置、文字風格等方面對書稿進行改進,更重要的是他懂得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能從專業的高度對作者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見。一個雜而不專的編輯,很可能同好的書稿擦肩而過,就算是僥幸拿到了一部這樣的書稿,因為缺乏專業知識,又怎能把書稿改好,並將其升華,讓作品以比較完美的方式同讀者見面?
  編輯的日常性工作是約稿、組稿、改稿,經常與作者打交道。一個編輯如果難以與高層次的作者對話,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知識結構不專,學問功底不扎實。編輯做不到專,碰到層次高深的作者,提出的問題會顯得淺顯幼稚,讓作者驚訝,形成不了有效溝通與激情碰撞。只有專,擁有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編輯才能與作者進行深度對話,才能讓自己的溝通能力得到支持和發揮,才能在與作者探討問題時不會南轅北轍、茫然無知。否則,哪個作者願意把自己的心血之作拱手給你?更何況,真正好的作者屬稀缺資源,編輯們搶奪作者的大戰非常激烈。編輯精通某一學科,又有研究和寫作的經歷,才能理解高層次作者及其作品,從而尊敬和愛戴作者。對作者的創作歷程感同身受,才能更好地與作者進行對話和交流,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服務。編輯的專,讓編輯很容易與專家學者有共同語言,從而擁有好作者,拿到好稿子,做出好圖書。
  當然,成為學者型編輯雖非一日之功,但有徑可尋。一是堅守和拓展自己的專業。其實每個編輯都有自身的學科背景,這也與出版社的出版範圍和優勢相關。二是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學科,不妨確定一個新的自己喜歡的方向堅持深度發展,不停地學習、研究和總結,最終自然會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型編輯。三是一定要學會寫作和勤於寫作,因為寫作是編輯學習、思考和總結的一種特殊方式,通過寫作可以對所學內容進行促進和檢驗,讓自己的研究得出結晶和碩果。寫作是成為學者型編輯的一種最有效途徑。
  眼下,編輯們都在忙著完成經濟指標,忙著賺錢,編輯不做學問基本上已成了常態,真正雜而又專的學者型編輯可謂少之又少。但唯其少,才更需要有意識地培養,才更需要大力提倡。因為這是出版業自身發展的切實需要,是我國出版業走向世界的希望所在。
  (作者單位:武漢出版社)
 
(編輯:SN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f42kfob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