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髒亂的擺設讓人不會想到,這裡竟然暗藏著三百年前的白衣庵。(齊魯網記者 李淼 攝)

  門樓上寫著“白衣庵”三個大字。(齊魯網記者 李淼 攝)

  由於因東南北三面被樓房包圍,過路人也很少註意到它。(齊魯網記者 李淼 攝)

  屋外,從屋頂散落的碎石隨處可見,各種電線凌亂的交織在一起。(齊魯網記者 李淼 攝)

  屋內,一扇破木門隨意的打開著,土石遍地.(齊魯網記者 李淼 攝)

  白衣庵被包圍在樓群中,顯得十分落魄。(齊魯網記者 李淼 攝)
  齊魯網濟南4月21日訊(記者 李淼)走進衚衕,隨處可見“風味餛飩”、”羊肉湯“等各式各樣的招牌,陳舊髒亂的擺設讓人不會想到,棋盤街42號竟然暗藏著三百年前的著名道觀白衣庵。見證了濟南三百年發展的老建築如今搖搖欲墜,給附近的居民也帶來了安全隱患。
  普通民居中暗藏三百年前老道觀
  21日上午,齊魯網記者來到了棋盤街42號,便看到了文章開頭講述的畫面。在雜亂的現實面前,這座有著三百多年曆史的老建築被湮沒了。由於因東南北三面被樓房包圍,過路人也很少註意到它。
  “我在這裡住了65年了,可以說是看著白衣庵逐漸破敗的。”今年81歲的馬傳文老人告訴齊魯網記者。但是老人並不清楚白衣庵具體有多少年了,只是含糊的表示至少上百年了。齊魯網記者瞭解到,白衣庵始建年代不詳,但匾文所刻的“康熙歲次辛未”、“季春穀旦重修”等字說明,白衣庵是1691年三月吉日重修的,距今已有323年的歷史。
  “白衣庵是個道觀,我1949年剛搬到這裡住的時候,裡面還有一個道士和他的徒弟,這個道士姓李。當時白衣庵很好,有兩個大殿。大約在60年代開始,白衣庵開始慢慢破敗。後來,因為沒有生活來源,後來道士就搬走了。1981年冬天,這個白衣庵最後的道士去世了。”馬傳文說,“現在門樓也破壞了,大殿也只剩下一個了,也塌了,我看著心疼啊,但是我也無能為力。”
  殘垣斷壁 白衣庵已經搖搖欲墜
  隨後,齊魯網記者繞到了大殿前,齊魯網記者看到,大殿已經破敗不堪,搖搖欲墜。
  屋頂,瓦片只剩下了一半,被幾根木柱抵著,搖搖欲墜;屋外,從屋頂散落的碎石隨處可見,各種電線凌亂的交織在一起;屋內,一扇破木門隨意的打開著,土石遍地,齊魯網記者走近,不時有沙土從屋頂落下,十分危險。
  “這個白衣庵有年數了,得幾百年了吧。”附近的居民見到齊魯網記者的到來,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齊魯網記者瞭解到,現在沒有人來修理這座道觀,而且到了晚上,很多人會跑到這座破敗的道觀內上廁所。“很危險啊,這房子現在絕對是危房,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哪一天真的塌了砸到人,那後果不堪設想。”一位居民表示。
  “一到颳風下雨,居委會就會來人提醒我們註意安全。”馬傳文說。
  不是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部門無法維修保護
  齊魯網記者瞭解到,白衣庵門樓採用無梁殿結構,建材中未使用木質梁、檁、椽,全部為磚石砌築,所以特別堅固耐久。據瞭解,無梁殿最早出現於明代,如今,此建築類型已十分罕見,東華街督城隍廟現存濟南惟一一座三門洞無梁殿山門,而白衣庵的單門洞無梁殿山門亦算得上是濟南絕無僅有的門樓類型了。
  21日下午,齊魯網記者聯繫上了濟南市文物局,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告訴齊魯網記者,白衣庵並不屬於文物保護單位,不屬於登記保護文物,因此他們沒有權利保護。“《文物保護法》規定,應當由產權人修複,況且白衣庵目前不屬於文物,因此需要找到街道,瞭解其產權人,擁有人可以進行維修保護。”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最後,濟南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告訴齊魯網記者,濟南市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不可能每一處都公佈成為文物保護單位。“每隔幾年我們都會擇優公佈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會優先選擇保護較好、歷史價值及建築價值等較大的,2013年底我們就已經公佈了一批了。”工作人員說。  (原標題:濟南三百年曆史道觀白衣庵破敗不堪 解放初還曾有道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f42kfob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